♦重庆将加快构建“线上+线下”同步运行的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出台数字贸易、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内外贸一体化等支持举措,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全市联动,扩大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等出口,挖掘关键设备、高端装备等进口潜力,优化“订单+清单”预警监测系统,争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将增强东西南北“四向”通道承载能力,提升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五型”枢纽能级,加快建设内陆国际大通道大枢纽和国际物流集疏运中心
♦着力构建陆上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创新铁路提单融资新路径,开展重点产业全链条制度创新;探索在重庆自贸试验区内利用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开展数字贸易创新发展试验;构建“边境后”改革创新体系,探索在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等核心领域开展“境内关外”“非禁即入”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
2月7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2025年重庆市推进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邀请相关部门作情况介绍。市商务委副主任、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副局长孙熙勇表示,2025年,重庆将按照市委“新春第一会”部署要求,重点聚焦五大领域,推动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助力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努力实现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随着重庆近年来不断加速开放的步伐,重庆开放型经济整体也呈现向好态势。2024年,重庆市实现外贸进出口7154.2亿元;笔记本电脑、摩托车出口值分别列全国第1、第3;“渝车出海”不断加速,汽车、电动汽车分别出口431.3亿元、82.1亿元,增长30%、94%。
孙熙勇表示,接下来重庆将加快构建“线上+线下”同步运行的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出台数字贸易、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内外贸一体化等支持举措,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全市联动,扩大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等出口,挖掘关键设备、高端装备等进口潜力,优化“订单+清单”预警监测系统,争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我们将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2.0版,开展“投资重庆”系列活动,升级“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实施“渝车出海”行动,逐步提升重庆品牌全球影响力。让我们的企业更好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同时,也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更丰富的国际消费商品和更优质的需求服务。
同时,重庆将梳理适合进出口的上下游产业产品,打造整车及零部件集散分拨中心、内陆电子元器件分拨中心,积极发展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等新业态,将制造业发展转化为外贸增长的重要支柱。
此外,重庆将提升外贸发展质量和贸易数字化水平,全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绿色贸易,建设西部内陆地区绿色贸易发展高地。
孙熙勇还表示,2025年,重庆将建成1—2个全市性的外贸综合服务线上平台,让所有想做外贸的企业都能够轻松的享受到全链条服务;争取完成新加坡对重庆肉类食品地区认证,实现肉类制品对新出口,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开展10场以上“外贸优品中国行”系列活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
枢纽港产业园是未来重庆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也将在重庆推进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重庆海关副关长王忠文表示,重庆海关将全力支持枢纽港产业园建设,比如助力小南垭站加密开行中老泰精品班列。同时,加紧研究制定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进口再生铜等重点项目通关保障方案,构建形成通道、物流、产业融合发展新机制,指导外贸企业用好用足陆路启运港退税、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汽车KD件综保区集拼出口等最新政策。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李颜表示,重庆将加快形成集全市之力打造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良好局面,全年实现新签约开工产业项目100个以上,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标志性项目。
以中新(重庆)战略性相互连通示范项目为例,该项目自2015年落地重庆以来,截至2024年底,累计签约政府和商业合作项目323个、金额257.5亿美元,落地跨境融资类项目266个、金额213亿美元,更是让新加坡成为重庆外资最大来源国。
再如,重庆已有7个综合保税区,数量首次跃居中西部18个省区市第1,聚集了大量开放主体,也创新了大量开放政策。2024年,重庆各综保区进出口总额达4629.2亿元,占全市外贸总额的64.7%,对开放的贡献不言而喻。
孙熙勇介绍,重庆后续将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集聚区,促进开放平台功能优化。今年,中新(重庆)战略性相互连通项目即将满“10周岁”,重庆将推动与新方达成新十年合作共识,完善实体化运营机制,围绕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等重点领域,打造更多10周年标志性成果。
同时,重庆将推动自贸试验区提质升级,打造枢纽经济、数字化的经济、保税经济、产业经济“新名片”,增强外贸外资动能转化,逐步提升自贸试验区对全市开放产业贡献度。
此外,重庆将推动开放前沿政策、项目落地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提升招大引强和亩均效益。
王忠文则表示,重庆海关将支持全市各综保区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比如,支持江津综保区打造有色金属、矿产品等大宗资源类商品枢纽分拨中心;支持永川综保区打造精密机床等高端设备及汽摩整车、零配件制造基地;支持铁路港综保区打造临铁装备生产基地和进口整车、药品分拨中心;指导涪陵、万州综保区做好与龙头港、新田港开放衔接,打造区港一体化开放平台。
此外,重庆海关还将推动全市各类开放平台充分的发挥稳外贸功能作用,包括探索在保税物流中心(B型)试点内外贸货物分类监管改革,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逐步优化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布局,确保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持续扩大指运地检验检疫试点规模,推动进境肉类、水果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发挥作用,让市民可以买到更优质更便宜的进口商品。
重庆将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增强东西南北“四向”通道承载能力,提升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五型”枢纽能级,加快建设内陆国际大通道大枢纽和国际物流集疏运中心。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李颜表示,下一步,重庆要加速打造陆海并济的综合物流枢纽。
她介绍,2025年,重庆将抢抓国家政策红利持续叠加释放的发展机遇,充分的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牵引作用,以提速建设现代化集疏运体系为主线,以建设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为抓手,以培育从订购到交货的国际物流全链条服务体系为突破,持续推动中新、中老、中缅通道功能拓展和能级提升,加快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面向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组织中心,为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提供有力支撑。
比如,重庆将清单化、项目化落实海关总署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15条”举措,包括巩固进口铬矿检验检疫试点成效,持续扩大铬矿试点范围;复制推广海事一体化监管服务模式至江海联运,实现重庆和沿海海事“监管互认、信息共享”等。
再如,重庆将降低通道的物流成本,聚焦重点企业、园区量身定制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实现精准降本。大力实施“公转铁”“公转水”“铁水联运”,持续优化运输结构。同时,推动境内段铁路运费扣减政策扩大至中越、中老、中老泰等跨境铁路联运班列。
王忠文则表示,重庆海关将在数字化改革方面支持重庆的物流通道、枢纽建设,包括支持重庆打造支撑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成渝)各类应用场景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将智慧海关建设深度融入数字重庆建设,全力打造智慧铁海联运、智慧长江物流等业务场景,以数字化改革服务构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支持建设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
近年来,中央赋予了重庆一系列重大政策先行先试,重庆也以此为契机,争取培育了不少首创性、差异化创新成果,为国家试制度。
“从要素型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是传统开放与高水平开放的最大区别。”孙熙勇表示,接下来,重庆将进一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具体包括,重庆将着力构建陆上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创新铁路提单融资新路径,开展重点产业全链条制度创新;探索在重庆自贸试验区内利用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开展数字贸易创新发展试验;构建“边境后”改革创新体系,探索在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等核心领域开展“境内关外”“非禁即入”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
王忠文表示,重庆海关将依托综保区,为重庆对外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具体包括,联合商务部门全力支持方大集团在综保区内探索开展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业务;支持出口车企依托综保区开展出口汽车研发测试用关键零部件保税检测,支持综保区产业多元化发展;支持在西永综保区设立航空前置货站,进一步提升高端制造等产业与航空货物运输的协同力度,满足企业物流需求,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综保区产业链供应链提质增效。
除了货物交往,人员往来也是衡量一个区域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此,重庆也将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样板。
市政府外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娅茜介绍,去年,德国总理、中非总统、越南总理等外国领导人纷纷来访,“重庆热”走向世界,证明重庆慢慢的开始吸引更多来自世界的目光。今年,重庆将进一步发挥资源禀赋、交往基础等优势,主要做好“四件事”。
第一件是打造国际交流“大舞台”。今年,重庆将配合2025智博会、第七届西洽会等大型活动,广邀全球政商要客、驻华使节、友城代表等来渝交流对接、洽谈合作。
第二件事是拓展国际交往“朋友圈”。今年,重庆将持续加强与越南胡志明市、秘鲁利马市等城市交往,力争2025年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总数达到195个。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匈牙利佩斯州等共同举办结好庆祝活动,推动友城交往越走越深、越走越实。
第三件事是提升山水都市“国际范”。目前,重庆已先后吸引15家外国领事机构、6家境外新闻机构、32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到69个。下一步,重庆将持续与更多国家携手,举办国际性活动,比如携手举办英国驻渝总领事馆开馆25周年、匈牙利驻渝总领事馆开馆15周年、国际咖啡节、“一带一路”中欧篮球冠军杯赛等。
第四件事是培育全民交往的“国际风”。今年,重庆将进一步全力支持民间友好交往,推动与中外青少年交流互访;优化出国签证、领事认证、APEC商务旅行卡办理等服务流程,服务市民和企业有序“走出去”;用好用足免签政策,深入实施“入境旅游”“留学重庆”等行动计划,为来渝外籍商务人士提供签证便利,在江北国际机场建设入境人员综合服务中心,让外国朋友来渝更便捷、在渝更舒适,充分感受山城之美,重庆之新。(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杨骏 邱小雅)
近日,广东一女生穿上弯刀裤后直接绷不住了。网友:解决大家没有O型腿的问题。
男子因停车冲突被打骨折构成轻伤,打人者送来5万元私了被拒,案发3年多仍在侦办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山西大同市民张涛因为临时把车停放在小区无标识停车位上,引发与邻居的冲突。本以为道歉挪车就没事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件2021年10月16日发生的“小事”,会变成困扰他多年的心病。2025年3月26日至28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大同,走访调查此事。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机器人快步“走向”我们的日常生活,终端操作秀不停,而对于生产厂商来说,则到了“比量产”的阶段。记者在珠三角地区走访中了解到,多个机器人厂家的订单出现爆发式增长。
【见妻子被故意关车门夹头丈夫踢断人三根肋骨】 #河南dou知道 #深圳dou知道
今年全球最大 缅甸7.9级地震 已致超过50人死亡 300人 受伤 目前大多遇难者遗体在曼德勒、内比都等地区被发现#缅甸 #地震 #缅甸地震
缅甸7.9级地震,当地华人:估计伤亡很严重!泰国曼谷一高楼轰然倒塌:3人死亡,数十人失踪!曼谷进入紧急状态,多家出海中企回应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8日14时32分在缅甸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缅甸7.9级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17次六级及以上地震,也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
3 月 20 日,长江和记发布的财报中,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表述,成为李嘉诚团队最核心的 “自证”论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 年长和总营收 4766.82 亿港元,港口业务收入 452.82 亿港元,虽同比增长 11%,但在零售、财务投资等板块面前,确实显得 “微不足道”。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8日深夜就缅甸地震答记者问。发言人表示,中方高度关注缅甸地震灾情,对缅方表示诚挚慰问。地震发生后,中国驻缅甸使领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并发布领事提醒,全方面了解核实当地中国机构、企业和人员安全情况。目前尚未收到中国公民死亡的报告。
最新!缅甸已有144人死亡,泰国高楼倒塌已致5人死亡、117人失踪!缅甸震中附近华人:酒店倒了几十栋,一般是来做生意的中国人住
据央视新闻最新报道,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发表电视讲话称,缅甸地震已导致该国144人死亡,732人受伤。
前言当香港中环长江集团中心幕墙玻璃映出维港的落日余晖,93岁的李嘉诚或许正在重新审视其纵横半个世纪的商业法则。这个曾精准踩中内地城市化、全球化红利的资本操盘手,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储备超百万平方米却难以变现,1700亿港元内地资产遭遇流动性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