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铜冶炼行业新挑战:减产与需求重构的博弈

来源:欧宝注册    发布时间:2025-05-07 00:20:12

  2024年以来,全球铜冶炼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在中国,铜冶炼企业急需应对矿端资源紧缺与加工费用(TC)低迷的双重压力。虽然中国铜冶炼企业联合谈判小组(CSPT)曾频繁呼吁联合减产,然而2024年只有少数冶炼厂因被动因素进行了产能调整。随着进入2025年,矿端供应紧张与冶炼产能扩张的矛盾愈加突出,行业减产的预期趋势也在加速升温。

  在整体经济压力下,铜冶炼行业面临着盈亏的严峻考验。目前,铜冶炼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2025年铜精矿加工费的长单价格降至21.25美元/吨,为2024年的73%降幅。现货加工费更是意外下滑至-15.6美元/吨,这对冶炼企业形成了直接的打击。当加工费用(TC)低于20美元/吨时,冶炼厂的正常运营将面临严峻考验。此时,企业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硫酸、金银等副产品价格的支撑,但这并非长久之计。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冶炼厂正在率先采取收缩产能的积极措施。如以嘉能可为典型的海外企业,已在菲律宾的PASAR铜冶炼厂(年粗炼产能20万吨)决定自2024年12月起整厂停产,并且可能会出售该资产。嘉能可明确说:“不会进行无法盈利的业务”,从而将目光聚焦于改善现金流与增加盈利能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冶炼厂则受制于诸多现实阻力,尽管他们面临减产的压力。国内企业担心市场占有率的流失,并且地方政府鼓励维持高产量,导致主动减产意愿依然较弱,更多的选择是在检修中调节产能。

  进一步分析当前铜铜矿供应紧张的局面,核心矛盾在于,冶炼产能的扩张速度远远快于矿端的增量,预计2025年中国将新增冶炼产能110万吨。与此同时,自由港印尼Manyar冶炼厂预计于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以及卡莫阿冶炼厂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投产,这将加剧行业原料的争夺。因此短期内,矿端的供需缺口可能会在下半年逐步扩大,因此导致部分冶炼厂由于“无矿可买”而被迫减产。

  包括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双重约束,也在加剧这一矛盾。2025年工信部发布的《铜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要求新建冶炼项目必须配套相应的铜精矿资源,这可能会引起2026年后的国内新增产能增速放缓。但与此同时,存量产能仍将保持高位,加上2025-2026年期间铜精矿供需缺口还在扩大,依据市场研究机构S&P的预测,TC料低迷将成为未来常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冶炼厂的利润水准变得岌岌可危。造成利润波动的重要的因素包括副产品价格的变化、政策实施力度的强弱以及矿端供应的干扰等,这一些都会影响冶炼厂的减产节奏,并且难以具体判断未来的时刻。更不容忽视的是,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及地理政治学冲突风险,也有几率会成为潜在的干扰因素。

  在此背景下,铜冶炼行业的未来将怎么样发展非常关注。虽然当前面临的挑战可用“危机”来形容,但当我们将目光放远,或许也能在危机中看到新机遇。行业内的优胜劣汰、资源的重新配置、合作模式的重塑,或许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业界需要对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市场环境进行深刻理解与主动应对,才能在这场供需博弈中抢得一席之地。

  总而言之,铜冶炼行业正处于一个转折的节点,减产与新需求间的博弈将在未来数年内持续进行。业界亟需对此保持高度关注,并在复杂的市场中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道路。你认为,在这场供需重构的风云中,哪些公司或因素将会成为行业变革的重要推手?让我们拭目以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 锰硅:锰矿报价坚硬 铁水快速复产 下一篇: 日本钢铁锻炼技能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2-09-09 10:24:43